訓練課程
訓練課程
四、個人佈道的方式
直接佈道法:在學校、公園、車船、飛機上,直接找一些未認識福音真理的人,然後對症下藥地傳講福音。 ·保羅在雅典的街上傳福音(徒17:16-17),也在往羅馬的船上向同船的人播揚神的救恩(徒27:21-26),在腓力比城門的河邊對坐在那裡聚會的婦女們講道(徒16:13-15)。
友誼佈道法:在自己所認識的人中,定下一個目標,向某一個未信主的親、戚、朋友、同事傳福音,須多找機會和這些目標接觸,在適當時機把福音傳給他。 ·耶穌常到伯大尼馬利亞家裡去吃飯,就藉機向她傳福音,講解真理(路10:38-42)。 保羅在羅馬監獄中接近阿尼西母,終引導他歸主(門9-13節)。
對話佈道法:找上那些對信仰感興趣、卻心懷許多疑問的人,跟他共同探討基督福音真理的難題。 ·耶穌對尼哥底母談重生的道理(約3:1-15); 特地向多馬顯現,向他談論復活真體之事實(約20:24-29)。 保羅引導禁卒歸主(徒16:29-34)。
五、個人傳道之地點
在自己家中:親友來訪,適時見證(徒28:30-31)。
在別人家中:逐家訪問談道,分發傳單、摺頁(徒20:20-21; 路10:1-7)。
在會堂(徒17:1-3、16-17):於聚會前後把握機會與慕道友談道。
在學校(箴22:6):多向同學傳道,帶領他們參加本會各種聚會或活動。
在服務地(太10:32-33):於機關、學校、公司、工廠、店鋪等服務場所傳道與人。
在街上(徒17:16-17):在十字路口、行人眾多之地點分發傳單,俟機與人談道。
在旅途中(徒27:21-26):在火車、汽車、船、飛機上分傳單、談道理、作見證。
在醫院、監獄、養老院、孤兒院(徒16:22-34; 約5:1-9):向患難者、孤苦者傳道效果較大。
在公園、車站、公共場所(太10:7; 傳11:6):只要靠主,勇敢與人招呼談道,隨時隨地都能傳福音。
六、談道帶領之階段
培養友誼:樹立基督徒的風範,不自絕於人,保持良好印象,建立正常友誼,藉談話交通以了解對方的需要與問題。
介紹福音:把握神賜良機,活用蒙恩見證,分享生活體驗,交換不同觀念,闡明得救真理。
帶領信主:懇求聖靈帶領,引導親近教會,領受更多道理,介紹認識同靈,陪他讀經禱告,勉勵切求聖靈,直到信而受洗。
堅定信仰:耐心關愛輔導,培養對方信心,教導自立自強,促進靈性增長,訓練參與聖工,成為真基督徒。
七、認領慕道友
每一位蒙恩受洗的信徒,都當有宣道救人的使命。 為讓凡豫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主得救(徒13:44、48-49),每一年每人都當認領二至四位未信者,作為你個人佈道的對象,經過一段時期階段性的帶領後,帶他參加教會聚會與佈道會,引導信而受洗,成為「信徒」,並訓練他成為「門徒」。
認領期:本著「白白得來,也白白舍去」(太10:7-8)的原則,在禱告中思考認領的物件,將其數據在「認領卡」上,將此名單交給團契或教會,俾能為這些名單上的人禱告,求神的聖靈感動他們的心。
代禱期:為萬人的得救禱告代求(提前2:1-4),是每位信徒的責任和義務。 是故,每人當積極地在每次禱告中,為自己所認領的慕道友每天向主提名禱告,團契與教會,也當為這些慕道友代求。
關懷期:以「彼此相愛的心」(約13:34-35),來關懷慕道友,如寄卡片、傳單、摺頁、寄信、打電話聊天、親自去探訪、一道泡茶談心等等,藉以建立關係,培養深厚感情。
預備期:送給慕道友一份福音禮物,屬靈刊物、福音書籍、蒙恩見證集等,並藉福音禮物之內容,與他談論有關信仰的問題和感想,作他談話的好伴侶(箴17:17)。
佈道期:為與他同得福音的好處,邀他參加聚會與佈道會,以「向甚麼人作甚麼人」(林前9:22-23)的同理心,陪他參加各種聚會,並與他一起讀經、禱告、求聖靈,並解答他的疑問。
栽培期:無論慕道友受洗與否,都當繼續跟進帶領,俾其靈性長大成人,能領受屬靈的乾糧,熟練仁義的道理(來5:13-14); 對初信者,更要致意關懷,解決其受洗後面臨的難題,並栽培成為真正的門徒(提後2:1-3)。